“飞马峰号”因为不愿缴纳增收的600万美元关税,在大连外海“漫无目的地”漂流一个多月。
01
被誉为:“2018年最可怜的货轮还在眼巴巴地看着中国大陆!”微信号“牛弹琴”在8月9日推送文章的标题。
3天后,《环球时报》关于“飞马峰号”的报导出现180度转向,“牛弹琴”的预测被证伪:“飞马峰号”在大陆成功卸货,高达600万美元的关税却由中储粮买单。
02
有分析,“飞马峰号”一波三折,反映出文宣未能把握高层意图,产生脱节。
若加上百姓不满,文宣陷进困境。
“飞马峰号”大豆船报道文宣快速转向
最近让全球关注的是装载美国大豆的“飞马峰号”。
因贸易战,这艘运载逾7万吨美国大豆到中国,在上月中共加征关税后抵达,之后在海上停留逾月。
8月12日凌晨,该船进入大连港口卸货,成为实施关税后第一批进口中国的美国大豆。
而买家是中共国企中储粮,中储粮为这批美国大豆缴纳高达600万美元的关税。
03
而该船之所以引起新一轮关注,起因是《环球时报》8月9日的一篇报导。
该报导指,“飞马峰号”未能在7月6日关税加征落地前抵达大连港,因为不愿缴纳增收的600万美元关税,就一直滞留在海上,在大连外海“漫无目的地”漂流一个多月。
8月12日,《环球时报》报导称,“飞马峰号”已进入大连北良港,开始卸货。
04
官方背景的微信预测失灵
“飞马峰号”未进港前,8月9日,新华社《环球杂志》的微信公众号“牛弹琴”的文章,也对“飞马峰号”前景做出分析。
文章上来就讥讽指,还记得在黄海上那艘狂奔的大豆君吗?
文章说,一艘万吨轮,25%的税,就是4000万人民币。
如果是美方缴付,美国公司很可能亏损;如果是国内企业缴付,那也是一笔不菲的额外开支。
但很可惜,大豆君紧赶慢赶,还是没能及时到达。
因为如果下午靠岸的话,它就成了第一艘赶来交税的大豆货轮。这毫无疑问是2018年最可怜的货轮。
文章还说,“看到很多朋友的评论,说可怜的大豆君,实在不行,就等长出豆芽来,欢迎再卖到中国来吧。”
05
文章最后说,这艘最倒楣的货轮,就这样一直在中国周边转悠,眼巴巴地看着中国大陆。
飞马峰号航迹图
一天过去了,又一天过去了,一个月过去了,船主估计每时每刻都在煎熬,再等下去,这些大豆真要长出豆芽来了。
但没想到,3天之后,事情朝反方向发展。
作为这船大豆的买家央企中储粮表示,将按照相关法律和已生效的对美关税措施规定,缴纳各项税费。